化工产业在人类的衣食住行、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化工新材料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去年实现营收4974亿元。安庆石化、中安联合、皖维集团、国风新材料、全椒南大光电、亚格盛电子材料等一批化工新材料企业持续成长壮大,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合成橡胶、功能膜、电子化学品等化工产品朝着高端化、精细化、功能化更新。
近日,在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昊源化工集团智能化厂房内,随着装置运转洁白的颗粒状材料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
“这就是尼龙66新材料,是尼龙家族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新材料。”据昊源化工负责人介绍,尼龙66项目一期工程是该企业技改升级第四期工程之一,采用国际领先的工艺技术,每年可减排超1400万吨温室气体,产品填补省内空白,可年产40万吨。
作为阜阳市化工新材料领域龙头企业,近年来,昊源化工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以技术改造为抓手,以“退城进园”为契机,加快产品链优化延伸,分批上马的四期项目建成投运后,昊源化工将全面完成从传统煤化工向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的转型升级,换挡转轨进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快车道。
实现传统化工向新型化工的华丽转身,昊源化工只是安徽众多“蝶变”的化工企业之一。位于池州市东至县的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濒临破产一路走到敲钟上市,更是将科技创新融入企业血脉。
这家民营化工企业为了能在市场上立足,在创新与技改的道路上马不停蹄,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生产出一大批精细化、高端化优势产品。如今的华尔泰各项经济数据一路飘红,发展蒸蒸日上,将争取“十四五”末实现年产值45亿元。
以技改创新“小支点”撬动现代化工产业“大改革”,安徽大力支持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化工新材料领域新技术、新成果、新趋势,携手众多皖企合力加快打造产业新高地。目前,安徽已认定了40个化工园区,可以生产3500多种石油和化工产品,铜陵化学、丰原、昊源、广信等多家化工企业荣登2023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在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中安联合煤化公司产品包装车间,一袋袋分装完成的聚烯烃、煤制聚丙烯、煤制聚乙烯等产品通过运送带送往打包机进行自动打包。库房门外,完成装载的卡车一辆辆驶出厂区大门,这些白色颗粒被广泛运用于家电、汽车、电线电缆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淮南市围绕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抓招商、建设项目、优环境、推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产业创新,成为淮南市做大做强煤电化气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总投资267亿元的中安联合一体化项目是淮南打造煤电化气全产业链的代表。依托中安联合的龙头带动效应,该园区着力构建“零碳”产业链,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建成安徽省唯一的化工中试基地。
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做绿色发展的推动者。位于铜陵市的六国化工是中国大型磷铵生产企业中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成立之初便牢牢将核心技术攥在手里,同时也是中国首批环保生态肥认证企业。如今,在磷石膏治理上,六国化工再次走在行业前列,率先在业内实现磷石膏堆场“清零”。
磷石膏是磷酸生产的副产物,是环保之患,也是亟待综合利用的资源。近年来,六国化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研发高效率、高附加值的产品,源源不断创造提升综合效益,实现企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经过专项整治,六国化工新产生的磷石膏全部转化为建材原料或制品,综合利用率100%。
在迈向创新驱动、绿色智能的现代化高端化工道路上,技改、数转等关键词成为我省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2023年,全省现代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28户,较上年末增加237户,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在工信部公示的2023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中,安徽中盐红四方、晋煤中能、中安联合等石化化工企业上榜。